我們都知道,溶解氧(Dissolved Oxygen, DO)是衡量水體健康的核心指標之一,直接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態系統的平衡。過高會影響水體生態平衡,過低同樣也會,常用到的測定設備有臺式水質溶解氧分析儀。當水中溶解氧濃度低于正常水平(一般低于5 mg/L)時,水體環境將發生連鎖反應,威脅生物多樣性、破壞生態功能,甚至影響人類生產生活。 一、對水生生物的致命威脅 魚類窒息與死亡 魚類等需氧生物依賴溶解氧進行呼吸。當DO低于3 mg/L時,多數魚類會出現呼吸急促、游動遲緩;低于2 mg/L時,鮭魚、鱒魚等敏感魚種可能大量死亡。例如,夏季高溫期,富營養化湖泊常因溶解氧驟降引發“翻塘”現象,導致養殖魚群集體窒息。 幼體與卵發育受阻 魚卵和幼魚對溶解氧的需求更高(需≥5 mg/L)。缺氧環境下,胚胎孵化率下降,幼體畸形率上升,直接影響種群繁衍。研究顯示,DO低于4 mg/L時,鯉魚幼體的死亡率可達60%以上。 食物鏈斷裂 浮游動物、底棲生物(如螺類、貝類)在缺氧環境中難以存活,導致魚類食物來源減少。同時,厭氧菌大量繁殖,分解有機物產生的硫化氫(H?S)等毒素進一步毒化水體,形成“死亡水域”。 二、對水體化學環境的破壞 厭氧反應主導 溶解氧不足時,好氧菌活性受抑制,厭氧菌成為分解有機物的主力軍。這一過程不僅效率低下,還會釋放甲烷(CH?)、氨氮(NH?)等有害氣體,加劇水體惡臭和毒性。 重金屬活化 在缺氧條件下,沉積物中的鐵、錳等金屬元素從穩定態轉化為可溶態,導致水體金屬濃度升高。例如,鐵離子氧化后會消耗更多氧氣,形成惡性循環;錳超標則可能污染飲用水源。 藻類爆發與富營養化 低氧環境促使藍藻等耐低氧藻類迅速繁殖,其分泌的藻毒素危害水生生物,死亡藻體分解進一步耗氧,形成“缺氧-藻華-更缺氧”的閉環。 三、對社會經濟的沖擊 漁業經濟損失 養殖水域缺氧可直接導致魚類批量死亡。2021年,美國密西西比河因高溫與農業徑流引發低氧區擴大,造成當地漁業損失超2億美元。 飲用水安全危機 缺氧水體中,硫化物和氨氮濃度升高,常規水處理工藝難以完全去除。長期飲用此類水源可能引發代謝疾病,甚至致癌風險。 旅游業與生態景觀退化 水體發黑發臭、死魚漂浮等現象嚴重影響濱水景觀價值。例如,太湖部分湖區因季節性缺氧,旅游收入下降30%以上。 治污成本攀升 修復缺氧水體需投入曝氣設備、生態清淤、人工濕地等工程,成本高達每立方米數千元,給地方政府帶來財政壓力。
本文連接:http://www.greatwall-tyre.com.cn/newss-3629.html
|